高端访谈|当前全球及中国的粮食宁静形势
发布日期:2022-12-19 00:22
本文摘自《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宁静的影响及相关治理——专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顶》一文,如需阅读原文,见《向导文萃》2020年12月(下)“高端访谈”栏目。中国农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春顶李然(本刊特约记者)《向导文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和伸张,对粮食宁静的担忧和讨论成为今年以来的热门话题。团结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世界商业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呼吁各方努力确保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宁静。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您认为粮食宁静问题具有何种内在?当前全球粮食宁静形势如何?李春顶:粮食宁静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获得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康健所必须的足够食品。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宁静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76年团结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集会上首次提出了“食物宁静”的问题。1983年4月团结国粮农组织粮食宁静委员会通过了“粮食宁静”的观点,并获得世界粮食理事会、团结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与支持。
根据现在团结国粮农组织的界说,粮食宁静的内在包罗三个方面: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当前全球粮食宁静形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疫情对全球粮食宁静的负面影响是显著而突出的,而且随着疫情生长将进一步恶化。但全球整体粮食供需形势尚好,预计不会酿成市场大幅颠簸的全球粮食危机。
现在,粮食生产大多已接纳机械化方式,需要相对较少的劳动力投入,疫情导致的人员隔离不会对主粮生产和收获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以大米、玉米、小麦为代表的主粮主要是干散货,通常可以在人与人较少接触的条件下实施装卸和运输,国际运输中断的可能性较小,在流通中受到的影响也较小。另外,团结国粮农组织、世界商业组织(WTO)、二十国团体(G20)等国际治理机构都团结倡议并出台了增强互助、确保商业便利化以及粮食宁静的措施,一定水平上缓和了疫情的倒霉影响。
从世界粮食的总供应和总需求来看,并不存在严重的短缺问题。团结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显示,2019至2020年的世界粮食供应量为34.7亿吨,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近8亿吨;而且今年全球粮食生产前景良好,库存量较高。换句话说,当前的全球粮食宁静风险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总量缺口较小。
第二,疫情对低收入国家、粮食依赖外需的国家以及接受粮食援助国家的粮食宁静影响较为突出,对高收入国家以及主要粮食生产国的影响不大。低收入和欠蓬勃国家在疫情的打击下,生产能力下降且住民收入显着淘汰,粮食的供应和购置能力都将下降。粮食供应严重依赖外需的国家,容易受到疫情带来的流通成本增长、生产国出口禁令等掩护主义措施的影响,造成粮食宁静隐患。
接受粮食援助的国家多数不仅是低收入国家,同时也是依赖外需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粮食宁静也越发容易遭受疫情的打击。从世界规模看,疫情对拉丁美洲的影响最大,需要食品援助的人口增长了近3倍;非洲中西部面临粮食宁静问题的人数增加了135%,非洲南部增加了90%。
另外,由于失业和外洋汇款的下降,许多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住民也陷入了贫困,增加了全球粮食宁静风险。团结国粮农组织今年3月公布的《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陈诉指出,全球需要粮食外部援助的国家共有44个,主要漫衍在亚洲(8个)、非洲(34个)、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域(2个)。其中,也门、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委内瑞拉、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尼日利亚、苏丹、海地10国,共计有65%的人口处于粮食危机状态。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不能获得有效停止,将对这些地域的粮食宁静造成重大威胁。《向导文萃》: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物入口国,同时也是第一大粮食入口国,疫情对全球粮食供求的影响毫无疑问会波及中国粮食市场。那么,我国现在的粮食宁静形势如何?李春顶:作为一小我私家口大国,我国耕地仅占世界8%左右,人口却占世界的约18%,十几亿人的用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2001年公布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现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气力实现粮食基本自给。高度重视掩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切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宁静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宁静问题的基本目标。现在,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到达470公斤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近6.6亿吨,比革新开放之初的3亿吨增产116%,是新中国建立时1.1亿吨的近6倍。
现在,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比1949年增长了126%,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和供求平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打击全球粮食宁静的同时,也对我国造成了不行制止的影响。总结起来,我国粮食宁静主要受到了三个方面的打击:一是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
尤其是1至3月期间,疫情在我国伸张,“封村封路”和“停工停产”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粮食耕作和生产。但由于时值非耕作季节,加上疫情很快获得全面控制并恢复生产,疫情对农业和粮食种植的影响较小。二是南方洪灾的影响。7月13日,国家应急治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办吹风会上表现,洪涝灾害已造成农田绝收的面积有51.6万公顷。
但洪涝对粮食种植的影响是局部打击,主要在长江流域一带,在灾害严重地域会泛起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我国产粮大省主要是黑龙江、河南和吉林,安徽、江西等长江流域的粮食受到洪涝灾害打击,不会影响国家整体的粮食宁静。
三是中美商业战的倒霉影响。美国是中国农产物的重要入口泉源地,中美商业摩擦发生以来,农产物一直是双方博弈的焦点之一。在中美第一阶段商业协定中,我国扩大自美农产物入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美大国博弈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在一定水平上影响我国的粮食宁静,但由于我国粮食产物的供需基本能够实现平衡,决议了中美商业战不会对我国粮食宁静带来较大影响。从粮食供应和需求的详细情况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一连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凌驾470公斤,高于国际粮食宁静尺度线的400公斤;而随着中国人口消费升级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人均粮食消费量近年来不停下降;供应稳定提升而需求下降的配合作用使粮食宁静愈发稳固。从粮食储蓄来看,中国粮食库存水平远高于国际宁静线,稻谷和小麦两大主要口粮的库存足够全国人口吃一年。事实上,中国粮食入口主要以大豆等饲料粮为主,小麦、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的入口规模小而且主要用作调剂,用于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019年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且自给率高于97%,短期内不入口也不会导致海内粮食供应短缺。大豆的入口量较大,但主要用于压榨,直接食用的比例很低。摘自 | 《向导文萃》2020年12月下特约记者 | 李然责任编辑 | 井宁微信编辑 | 又亦。
本文关键词:高端,访谈,当前,全球,及,中国,的,粮食,米乐M6官网首页,宁静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www.tengluobl.com
Copyright © 2002-2022 www.tengluobl.com. 米乐M6官网首页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ICP备53134365号-5